欢迎光临建德市土地测绘勘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服务热线 13858084540
语言切换
新闻资讯 News

通报2019年上半年违法用海情况新闻发布会

日期: 2019-08-01
浏览次数: 58
分享到:
  •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副主任王永梅]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首先欢迎并感谢大家冒着酷暑来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的记者可能也知道,这是我们部里这个月第五场新闻发布会,可见自然资源部大事要事之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围填海管控纳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部署。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24号),强化围填海监管工作,严格管控新增围填海。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主动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严管严控围填海管控态势已经形成。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9年上半年违法用海情况。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同志,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司司长高忠文同志。(2019-07-31 14:17)

  • [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首先我来做通报,《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印发以来,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系列决策部署,采取有效措施,持续以高压态势震慑违法围填海。2018年,《通知》印发前(1月—7月),全国共确认违法填海187.48公顷;《通知》印发后(8月—12月),全国共确认违法填海0.94公顷。可以看出,围填海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形成了严管严控围填海的局面。
           2019年以来,自然资源部继续按照“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手段,开展高频率的监管工作,建立了“15天一覆盖”的监管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用海的苗头倾向,通报并及时移交涉嫌违法用海案件,坚决将违法填海活动遏制在萌芽状态。2019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未出现大规模违法填海现象,发现并制止违法填海行为8处,涉及海域面积约2.15公顷,目前均已移交有关执法机关依法进行查处。其中:
           山东省1处,位于威海市环翠区,用海主体为威海汇元城市发展有限公司,涉及海域面积约0.08公顷。
           福建省7处,共涉及海域面积2.07公顷。1处位于宁德市福鼎市,用海主体为福鼎市桐城街道办事处,涉及海域面积约0.43公顷;2处位于宁德市蕉城区,用海主体分别为福建宁港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宁德市蕉城宏鑫交通工程投资有限公司,涉及海域面积分别约0.23公顷、0.52公顷;1处位于莆田市荔城区,用海主体为个人,涉及海域面积约0.16公顷;1处位于泉州市南安市,用海主体为个人,涉及海域面积约0.13公顷;1处位于漳州市龙海市,用海主体为福建城投置业有限公司和天工方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涉及海域面积约0.32公顷;1处位于漳州市漳浦县,用海主体为漳州市悦港投资有限公司,涉及海域面积约0.28公顷。
           在违法填海得到有效遏制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部进一步加大了对其他形式违法用海管控力度,今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发现并制止浮桥、栈桥、堤坝、道路等违法构筑物用海22处,涉及海域面积约9.46公顷,目前均已移交有关执法机关依法进行查处。其中,辽宁省1处,涉及海域面积约0.10公顷;河北省4处,涉及海域面积约1.87公顷;江苏省1处,涉及海域面积约0.84公顷;浙江省4处,涉及海域面积约1.67公顷。福建省7处,涉及海域面积约3.67公顷,广东省5处,涉及海域面积约1.31公顷。
           当前,在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严管严控围填海的局面得到巩固,但零星违法填海依然存在,社会上依法用海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围填海管控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部将指导督促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进一步强化监管,及时发现早期苗头,及时果断处理,防止问题累积,处理难度加大。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倡导依法用海、规范用海、有序用海的意识。
           情况通报完毕。(2019-07-31 14:26)

  •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副主任王永梅]谢谢王局,下面请记者们开始提问。(2019-07-31 14:31)

  • [记者]我是央视财经的记者,想问一下严控严管违法用海的局面怎么实现的?(2019-07-31 14:32)

  • [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我来回答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针对性。这个局面确实来之不易,这个局面的形成也是各个方面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概括起来有这么三个方面:
           第一,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围填海的管控工作,持续加大了监管力度,形成了严管严控围填海的高压态势,有效地震慑了违法填海活动。
           第二,能力的提高。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持续加强监管体系的建设,应该说已经初步具备了早发现的监管能力。刚才我在情况通报当中也向大家介绍了,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15天一个周期全覆盖的监管能力。所以,使得一些苗头性的违法用海的活动一旦出现,就能得到及时的制止。我们正因为有这样的能力,刚才的通报大家也看到了,今年上半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违法填海的活动。查处的8处违法填海总的面积并不是很大,加在一块仅有2.15公顷。这就很好地说明在监管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违法围填海的活动,只要是出现了苗头或者是在苗头阶段,就得到了及时和严肃的查处。
           第三,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上绿色发展的理念和法制观念也在不断增强。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也在不断强化。依法用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所以,我觉得这种局面来之不易,主要是这三个方面共同形成的。
           我就说这么多,谢谢!(2019-07-31 14:33)

  • [记者]您好,我是澎湃新闻的记者,我的问题是:我国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自然资源部现在实行“15天一覆盖”工作机制,请问,我们的监管工作是如何实现15天一覆盖的?(2019-07-31 14:34)

  • [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司司长高忠文]感谢澎湃新闻的记者提问。“15天一覆盖”是我们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管严控制围填海工作部署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在15天周期里实现对用海疑点疑区发现、核查、移交这样的工作机制。发现,一个是通过卫星的遥感监测,再一个是目前所用的卫星在15天周期内还不能完全覆盖我国全部的近海海域,我们部署在三个海区的派出机构分段负责进行地面、海上、空中的监测,来发现用海的疑点疑区。核查,是指我们派出机构和地方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联合对发现的疑点疑区进行现场核查。移交,是对确认的疑似的违法用海现象移交有关执法机关进行查处。通过这样的工作机制的建立,来实现15天一周期,对我国近海海域基本实现了全覆盖。(2019-07-31 14:35)

  • [记者]您好,我是凤凰卫视的记者。我想问一下,咱们对违法用海的行为是怎么查处的?(2019-07-31 14:46)

  • [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司司长高忠文]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对于违法用海行为的查处,一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我部对发现的涉嫌违法用海的线索,及时移交执法机关进行依法查处。二是2019年上半年,刚才王局长通报了30处用海涉嫌违法的,均已移交执法机关。其中有14处已经立案,13处执法机关依据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认为违法行为较轻微,且已经及时纠正,恢复了海域原状,决定不予立案。有3处无法查明违法主体或者是违法主体失联,这个情况执法机关经无主公示等程序之后,由当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恢复海域原状。
           以上就是我们今年上半年对违法用海行为查处的情况。谢谢!
        (2019-07-31 14:46)

  • [记者]我是中国日报的记者。刚才王局长介绍的时候也提到围填海的监管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下一步部里开展的监管工作,有哪些重点的思路和具体措施?(2019-07-31 14:57)

  • [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我来接着回答一下中国日报记者提出的问题。
           第一,决心不变,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管严控围填海、保护滨海湿地的工作部署坚定不移,不能够因为现在整体的非法用海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而动摇我们的决心,减弱我们的力度,同时放松我们的尺度。所以,我觉得首先从管理上坚持三个“不”,决心不变、力度不减、尺度不松。
           第二,仍然以围填海为重点,全面履行监管的法定职责。刚才忠文司长向大家介绍了“15天一覆盖”具体的监管机制,这个机制仍然要做大做强。我们现在还在系统地完善和健全这个机制,现在三个海区的派出机构,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东海局、南海局现在在打造全覆盖的监管体系。从机制上说,监管的总队、支队在沿海全覆盖。这是从中央层面。同时,我们跟地方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一起构建防范的工作机制,相互衔接的工作机制,做好监控监管工作。
           第三,加大宣传引导。一方面,要及时向社会通报违法用海的情况。另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严格管控围填海的理念,深入人心。在社会上形成广泛共识,引导全社会提高依法用海、规范用海的意识。我们感到面向一线、面向社会这个工作还要加强。这次通报的相对零散的违法用海活动,我们感觉往往是“最后一公里”的监管还有进一步要完善的地方。有一些是乡镇、是街道,这个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另外还有我刚才讲的宣传引导,让生态文明思想、科学用海、生态用海、依法用海的理念要深入人心。(2019-07-31 14:58)

  • [记者]我是人民日报记者。请问国务院24号文下发以后,自然资源部在违法用海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2019-07-31 14:59)

  • [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谢谢人民日报社记者的提问。24号文下发以后,我们会同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详细地研究部署了落实24号文,也就是《通知》具体的办法,先后会同国家发改委,包括自然资源部本身,下发了多份落实24号文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应该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主要措施包括几项:
           第一,严控新增项目。过去围填海从国家角度有一个围填海指标的控制做法,但是实践证明指标控制还是有一些偏差的。也就是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我们就和国家发改委一起研究,取消了围填海指标。过去是国家整体有指标,分解到沿海各个省,但实施起来对控制围填海效果不明显,我们就会同发改委研究取消掉了。在此基础上,明确除国家重大战略性项目之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的审批,管的是比较紧的,比较严的。
           第二,严格审批程序。对于国家重大战略性项目涉及围填海的,由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按照严格管控、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的原则,严格审核,按程序报国务院审批。24号文下来以后,处理过几起涉及重大战略性项目,整个程序我们感觉是非常严格的。既有政府部门的审核把关,也有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于这些重大战略性项目用海进行专业的评估。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严格审批程序应该说有效地把用海秩序进行了规范。同时,重大战略性项目用海得到了保障,而且效率是高的。
           第三,进行开展围填海现状调查。我们国家围填海活动时间持续的比较长,从《海域法》生效实施之前围填海活动就一直在开展,当然围填海的用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有调整的。最早开展的填海活动,主要是填海造田,到后来逐渐集中在解决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上。所以,摸清现状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去年开始,用了短短半年左右的时间,清查了全国围填海现状的审批状态、用海主体、用海面积、利用现状等。我们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已经完成了这项工作。有关情况我们也是通过发布会、通气会向社会媒体进行了通报,有关情况也同步向党中央、国务院进行了报告。
           第四,稳妥推进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24号文,也就是《通知》当中有明确要求,要稳妥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刚才我提到的自然资源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落实国家24号文实施意见中,就出台了围填海标准处理的有关政策和要求,包括要开展围填海生态的评估、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制定等一系列要求。
           第五,全面加强监管工作。刚才我已经强调了,我们按照“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工作要求,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手段开展高频率的监管工作,坚持“15天一覆盖”的监管工作机制,目标是能够及早的发现并制止各类违法用海的活动,从苗头上加以遏制,把非法的用海活动遏制在萌芽状态。(2019-07-31 15:01)

  • [记者]您好,我是新浪网记者。我想问一下,《通知》之前形成的违法填海会如何处置?(2019-07-31 15:01)

  • [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司司长高忠文]刚才王局长介绍了,去年,我们全面查清了24号文印发以前全国围填海的历史遗留问题,对24号文之前违法的围填海,按照24号文要求,24号文的精神,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并组织地方人民政府开展生态评估。根据违法违规围填海的现状和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责成用海主体,认真做好处置工作,进行生态损害的赔偿和生态修复。对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坚决予以拆除。对海洋生态环境无重大影响的则要最大限度地控制围填海的面积,按照有关规定限期进行整改。(2019-07-31 15:02)

  • [记者]我是央视记者。除了违法用海外,我们还有哪些涉海的监管内容?谢谢!(2019-07-31 15:03)

  • [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从监管的角度,我们严格按照自然资源部部门的职责来开展工作。从自然资源部在海洋方面履行的职责来看,用海监管只是一个方面。比如我们还有在海洋上其他方面的职责。比如对于生态的破坏、生境的变化这块我们也要进行监管。比如对于海岛,特别是无居民海岛的保护利用,我们也要开展监管。所以,我们打造的监管的体系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对围填海的监管。比如我们对于海洋防灾减灾方面,也有监管的职能。实际上,在整个海洋监管体系架构基础上,赋予了多种监管职能。(2019-07-31 15:04)

  •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副主任王永梅]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王宏局长、谢谢忠文司长,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2019-07-31 15:05)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3 - 07 - 06
2023年6月28 日至7月4日,建德市土地测绘勘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组织部分员工赴宁夏旅行。在沙漠深处的无人之境,有一颗鲜红的正在跳动的心脏——乌兰湖。比起沙漠的苍凉,玫瑰色的湖水像是神秘的红宝石,吸引人们驻足,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沙坡头被誉为“世界沙都”,浩瀚的黄金沙海之畔,滚滚黄河之水奔流而下。在这里体验滑索、滑沙、漂流,别有一番风情。通湖草原、青铜峡水电站、一百零八塔、贺兰山岩画……大家一路体验着塞上江南的美好。这次旅程让我们领略到宁夏的风光与历史的魅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带着朝气和热情,继续砥砺前行!
2023 - 04 - 14
2023年4月,建德市土地测绘勘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顺利通过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甲级测绘资质审批,晋升为甲级测绘单位。本次取得甲级测绘资质的专业类别为工程测量,涵盖了控制测量、地形测量、规划测量、建筑工程测量、变形形变与精密测量、市政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线路与桥隧测量、地下管线测量、矿山测量、工程测量监理11个子专项业。近几年来,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快速稳步发展,公司在人才培养、仪器设备的投入和技术革新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备了甲级测绘资质的申报条件,公司在不断提升测绘综合实力的同时,十分重视资质升级工作,经过公司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终于取得了硕果。公司甲级测绘资质的获得,为我司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平台,是今后取得更大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公司将抓住机遇,乘势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地理信息服务。
2022 - 11 - 17
乘风破浪  逐梦前新2022年11月12至13日,建德市土地测绘勘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在千岛湖顺利组织了团建活动和技术比武。皮划艇比赛似乎被人们的热情感染,虽已立冬,12日下午却骄阳似火,温度高达29度。经过教练的安全教育和教学后,大家两两一组坐上双人皮划艇,“水上钢琴师”“百米接力赛”“水中寻宝”等比赛项目陆续开展。篝火晚会盈盈篝火,点燃了大家的热情;挥舞的荧光棒,给这个夜晚点缀了温馨的色彩。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各种节目精彩独特,现场欢笑声、呼喊声此起彼伏。无人机测绘竞技无人机正以快速高效、机动灵活等优势,颠覆着传统的测绘方式。为激励技术人员钻研新技术,掌握新技能,13日上午,公司测量、规划、勘探部门均参加了此次无人机测绘竞技。在皮划艇比赛的加油呐喊中,我们齐心协力争第一;在篝火晚会的欢声笑语中,我们载歌载舞展风采;在无人机测绘竞技的全神贯注中,我们精益求精磨匠心。水滴融入大海,才...
小丽
建德市土地测绘勘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电话:0571-64702388
地址:中国 浙江 杭州 建德市 新安江街道江滨中路199号
Copyright ©2005 - 2013 建德市土地测绘勘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扫一扫